2025年《紐約時報》夏季讀寫競賽將於6月6日開跑!早在2023年,睿雅就深入分析過這場競賽近三年的得獎趨勢。自2024年起,隨著短影音投稿形式的加入,這項比賽正式邁入寫作與影片雙軌制的新階段。
當「遊戲規則」產生變化,評選標準也勢必會隨之調整,這些改變會如何影響最終的獲獎作品?
帶著這個問題,睿雅整理了2024年夏季讀寫競賽的得獎數據,希望為準備參加2025年比賽的同學們,提供更具策略性的參考。
先來快速了解一下2025年的比賽規則:
2025年夏季讀寫競賽簡介
這是《紐約時報》舉辦歷史最悠久,面向13至19歲中學生的競賽活動。今年從6月6日開始,每週同學只需從《紐約時報》中選一則引起共鳴的內容,透過一篇短文或一段短影片,分享你的想法與感受。
你可以選擇每週參加,也可以挑幾週投稿,每週限投一次。文字作品需約250字;影片作品則需控制在90秒內。
不怕零基礎!在線高效準備寫作競賽!
2024年夏季讀寫競賽得獎數據解析
1. 整體參賽與得獎情況一覽

註:每人每週僅限投稿一次,因此參賽人數即為投稿數。
睿雅分析:
1. 參賽人數穩定成長:2024年參賽人數從500多人成長至超過1300人,延續2021至2023年的上升趨勢。
第10週參賽人數最多:達1374人,雖略低於往年同週水準,但仍為本屆最高。
2. 得獎率呈現「前高後低」走勢:從第1週的4.32%下降至第9週的1.46%,第10週略為回升至2.62%。
3. 投稿集中於比賽後半段:如同往年,第5-10週為投稿高峰期。
睿雅參賽建議:
建議避開第6至10週的高峰時段,選擇第1至第4週投稿,競爭壓力較小,有助提高獲獎機率。
2. 影片 vs. 寫作:雙賽道表現比較

一般來說,《紐約時報》夏季讀寫競賽每週會選出一位冠軍(Winner),這是該比賽的最高榮譽,通常只頒發給評審認為最優秀的作品。
自2024年起,影片投稿首次納入競賽,與寫作並列為正式賽道。
睿雅分析:
1. 影片類起步較慢:前4週無人奪冠,第5週才首次產生影片類冠軍,第9、10週再次出現。
評審對影片賽道持鼓勵態度。雖然第1週評審曾特別點出「最喜歡的3支影片」,但並未正式選出冠軍,性質上更偏向鼓勵。由此可見,影片類作品在初期屬於試水溫與鼓勵階段,直到第5週之後才真正進入實質競爭的軌道。
3. 每週只能選出一位冠軍嗎?其實不盡然。從數據來看,雖然多數週僅產生一位冠軍,但在第10週,我們可以看到影片與寫作各自都有一位冠軍。這顯示比賽並未嚴格限制每週只能有一位總冠軍,而是更重視作品本身的表現。只要作品品質足夠優秀,無論是影片還是文字,都有機會各自奪冠。
睿雅參賽建議:
從2024年整體來看,無論是寫作還是影片,冠軍名額都極為有限,評審標準也相當嚴格。這意味著,《紐約時報》夏季讀寫競賽在鼓勵多元表達的同時,始終堅持對內容品質的高標準要求。
因此建議大家選擇自己最擅長、也最有興趣的形式來投稿,在作品中充分展現自身的實力與潛力。
3. 亞軍與榮譽提名:別忽視「非冠軍獎項」
根據《紐約時報》夏季讀寫競賽的獎項設置,在冠軍之後,依序是亞軍(Runners-Up)與榮譽提名獎(Honorable Mentions),作為對優秀作品進一步的表揚與肯定。
許多家長或學生可能會將這兩類獎項視為「安慰獎」,但從實際得獎率來看,它們的含金量一點也不低,競爭同樣激烈:

睿雅分析:
儘管亞軍和榮譽提名的得獎名額相對較多,但從數據來看,大部分週次的得獎率都在1%左右浮動,實際得獎難度並不亞於冠軍獎項。尤其第5至第10週的亞軍得獎率甚至低於1%,拿獎相當不容易。
因此,建議大家不要輕忽亞軍與榮譽提名獎項,尤其是剛開始參加寫作競賽的新手同學,將目標設定在亞軍或提名獎,也是更穩妥且理性的切入策略。
總結
首先,請把作品的內容品質擺在第一位。
雖然影片作為新賽道剛起步,但競爭激烈度並未因此降低。2024年的數據清楚告訴我們,無論賽制如何變化、形式多元,評審始終將「內容品質」放在最優先。
其次,考慮到夏季讀寫競賽冠軍、亞軍及榮譽提名獎的整體得獎率都較低,制定一套清晰且可行的參賽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避開競爭激烈的高峰周,選擇相對冷門的比賽週,減少競爭壓力;
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創作形式,發揮最大優勢;
設定明確的得獎目標,不要盲目追求最高獎項,合理規劃賽季目標;
提前準備、反覆打磨作品,注重原創性、內容深度與語言表達。
針對想參加夏季讀寫競賽的同學,睿雅特邀夏季讀寫競賽往屆榮譽獎得主導師,開設:
紐約時報夏季讀寫競賽2025衝獎營
課程導師 K老師:美國Scholastic寫作競賽全國評審,擁有豐富的寫作競賽指導實戰經驗,曾帶領往屆學生榮獲多項重要獎項,包括:
Scholastic寫作競賽國家級銀獎
紐約時報夏季讀寫競賽榮譽提名獎
海洋意識寫作競賽全球傑出獎與榮譽提名獎
……
老師曾任職美國公立大學教授,所指導學生在各類國際寫作競賽屢獲佳績。
學習目標:
課程期間完成至少3篇作品,提交至少3週競賽(學有餘力者可挑戰4篇)
督促學生參與參賽人數相對較少(得獎機率較大)的比賽週,提升實戰寫作能力與競賽經驗
協助學生掌握得獎作品的結構、語言風格與評審偏好,全面提升作品競爭力
課時安排:
共5次課程,每次2小時,合計10小時。
6月15日開班,課程時間適合亞洲及美國時區。
有興趣的家庭,歡迎透過頁面右側表格與我們聯繫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