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零基礎!線上高效學習英文學術寫作!
1. 《泰晤士報與星期日泰晤士報優秀大學指南》
《泰晤士報》是英國最受尊敬的全國性日報之一,以其對政治、商業、文化與國際事務的深入報導與犀利評論聞名。其姊妹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則於每週發行,憑藉調查報導與深度分析在媒體界享有盛譽。兩家媒體均以卓越新聞品質廣受肯定。
在教育領域,這兩家媒體長期致力於英國頂尖大學的排名工作。1993年《泰晤士報》首度發佈,並於1998年與《星期日泰晤士報》共同編製的《優秀大學指南》,如今已成為英國歷史最悠久、最具權威性的大學排名系統。其評估指標涵蓋學生滿意度、入學門檻、研究品質、永續發展與畢業生就業前景等多個面向。
目前,這份年度排名已成為眾多家庭、學生與教育工作者高度關注的權威參考資料。
2. 排名方法
《泰晤士報與星期日泰晤士報優秀大學指南》採用多面向的綜合評估系統,全面衡量大學的整體實力。其核心評估項目包括:
- 學生滿意度:分為教學品質與整體體驗兩大面向,數據來自英國全國學生調查(NSS),由應屆畢業生提供的真實反饋。
- 研究品質:依據英國研究卓越框架(REF 2021),評估學術成果的創新性與影響力。
- 入學標準:以大一新生的平均 UCAS 分數(根據 A-level、IB 或同等學歷)為基準,客觀反映大學的招生標準。
- 畢業生發展:追蹤學生畢業後 15 個月的職涯發展,重點觀察其是否進入高技能職位或選擇深造。
- 優秀學位比例:統計獲得一等榮譽學位或二級甲等學位(2:1)的學生比例,反映學術培養成果。
- 學業持續率:評估學生完成第一學年後,是否持續在英國高等教育體系就讀(含轉學)。
- 永續發展(基於“人與地球”系統):衡量大學在環保與倫理實踐方面的表現,包括碳排減量、資源回收、再生能源使用與校園永續政策等。
- 社會包容性:透過弱勢族群學生的比例等指標,反映學生族群多樣性與招生公平性。
3. 英國前20大學的重大變動
2026年的排名結果,代表著英國高等教育體系邁入新階段。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連續第二年榮登榜首,穩固其全英頂尖學府的地位。聖安德魯斯大學維持第二,於學生體驗與學術嚴謹性方面持續表現亮眼。
然而,今年最大焦點是杜倫大學的崛起——從去年的第五名攀升至第三,更被評為「2026 年度最佳大學」。根據指南編製方表示,杜倫不僅超越多所羅素集團成員,其畢業生就業率更高居全英第二,僅次於倫敦帝國學院。
今年最令人矚目的變化,是牛津與劍橋雙雙跌出前三,並列第四。對多數人而言,談到英國高等教育,首先聯想到的便是這兩所象徵學術卓越的學府。然而,這是 32 年來它們首次同時失守前三名。儘管如此,兩校依舊實力堅強——劍橋在 14 個學科中排名全英第一,成為上榜學科最多的大學;牛津則被評選為「年度最佳醫學院」。此一新局勢或將促使兩校重新思考如何回應社會對教學品質與學生體驗的高度期望。
另一匹黑馬是思克萊德大學,從去年的第 20 名躍升至第 11 名。與此同時,帝國理工學院、巴斯大學與華威大學構成了前十名後段的堅強陣容。今年挺進前 20 名的新勢力還包括伯明罕大學(第 16 名)、利物浦大學(第 17 名)與倫敦國王學院(第 19 名)。它們的崛起也意味著格拉斯哥大學、阿伯丁大學與愛丁堡大學今年跌出前二十名。
這屆排名清楚揭示:傳統優勢已不再是決定性因素。學生滿意度、永續發展成效與畢業生就業力正在成為新的核心指標,讓那些在這些領域表現突出的學校有機會實現大幅進步,甚至超越牛津、劍橋等傳統強校。
4. 2026年英國最佳大學TOP20
根據《泰晤士報與星期日泰晤士報優秀大學指南》,2026年英國最佳大學前20名如下:
2026排名 | 2025排名 | 學校名稱 | 綜合得分 |
1 | 1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 | 1000 |
2 | 2 | 聖安德魯斯大學 | 933 |
3 | 5 | 杜倫大學 | 906 |
4 | 3 | 牛津大學 | 903 |
4 | 4 | 劍橋大學 | 903 |
6 | 6 | 帝國理工學院 | 890 |
7 | 8 | 巴斯大學 | 861 |
8 | 9 | 華威大學 | 839 |
9 | 7 | 倫敦大學學院(UCL) | 837 |
10 | 11 | 布里斯托大學 | 814 |
11 | 20 | 思克萊德大學 | 803 |
12 | 10 | 格拉斯哥大學 | 802 |
13 | 14 | 愛丁堡大學 | 800 |
14 | 13 | 艾希特大學(Exeter) | 790 |
15 | 12 | 約克大學 | 775 |
16 | 22 | 蘭卡斯特大學 | 765 |
17 | 19 | 南安普頓大學 | 763 |
18 | 23 | 雪菲爾大學 | 749 |
19 | 24 | 里茲大學 | 748 |
20 | 17 | 倫敦國王學院(KCL) | 742 |
完整榜單請參閱《泰晤士報》官方網站。
牛津與劍橋在 2026 年排名的滑落,反映出英國高教正經歷類似美國的重大變革。如今常春藤盟校不再是學生毫不猶豫的首選,越來越多學生轉向被譽為「新常春藤」的其他優質大學。儘管牛津與劍橋依舊是學術重鎮,但此次跌出前三的結果說明:光靠聲望已難維持領先地位。現代學生更加重視教學品質、職涯發展與整體校園體驗,這股趨勢正在重新塑造英國甚至全球高等教育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