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可能感到無從下手,或總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程式碼錯誤或技術難題,但只要保持好奇心與耐心,利用好豐富的免費學習資源(如技術論壇求助),任何人都能踏上這段充滿驚喜的學習之旅。本文將為電腦初學者提供必備的學習建議。
1. 你無需是數學天才
人們常誤以為,必須精通數學才能學好電腦科學。雖然二者的確在邏輯思考和問題解決上有交集,但學習程式設計並不需要微積分證明等高難度的數學知識。
初學階段的專案大多關乎創造力,以及如何將複雜問題拆解為可執行的步驟。只有深入到數據科學或高級演算法等專業領域,數學才開始變得重要。但即便涉及數學,重點也是熟悉數字邏輯而非記憶公式。相較於數學能力,保持好奇心、堅持解決難題的毅力、持續學習的態度更為重要。
打下堅實的電腦科學基礎
2. 程式設計僅是電腦科學的一部分
當大多數人想到電腦科學時,腦海中往往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一個人坐在筆記型電腦前,在黑色螢幕上輸入無盡的程式碼。實際上,雖然程式設計是核心技能,但它只是電腦領域的一部分。
在電腦科學體系中,你還需要深入理解電腦的實際運作原理,以及為什麼要以特定方式建構某些系統。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接觸到以下主題:
- 電腦體系結構
- 演算法與資料結構(解決問題的基石)
- 軟體設計與調試
- 倫理與網路安全
- 計算技術的歷史與社會影響
理解系統背後的運作機制,與學習建構系統同樣重要。
來源:可汗學院《電腦科學導論》
3. 遇到困難是正常的
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一定都會遇到問題。有時是因為複雜的技術概念,有時則是微不足道卻令人抓狂的小問題,例如忘記一個分號,卻花了二十分鐘苦苦排查。這雖然令人頭疼,但完全正常。
與只需要記憶知識點或套用固定公式的課程不同,電腦科學需要解決開放性問題。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本就是學習的一部分,關鍵在於如何因應。以下是我們的一些建議:
- 使用Stack Overflow等技術論壇搜尋錯誤訊息或常見問題
- 查閱正在使用的程式語言或工具的官方文檔
- 與同學、老師討論嘗試,甚至嘗試結對編程
4. 專案實踐比課堂講授更有價值
理論學習循環、變數和函數是一回事,真正動手建構專案則是另一回事,後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許多學生表示,他們在獨立完成專案的過程中收穫最大。即使是像計算器應用程式、個人網站或簡單遊戲這樣的小型創作,也能教你掌握關鍵技能,例如:
- 在編碼前系統規劃專案架構
- 即時理解新概念並應用
- 當結果與預期不符時進行故障排除
- 堅持完成已啟動的專案(這比聽起來更難!)
最佳成長路徑是從小專案起步,逐步挑戰能突破能力邊界的任務。記得記錄每個作品並納入個人作品集,這對未來申請實習或技術專案尤其重要。
同學們也可參考Aralia最近的文章《2025年高中生程式設計技能實踐指南》,文中提供了從網站建立、流程自動化到參與黑客馬拉松、備戰程式設計競賽等真實案例參考。
5. 計算機科學面向所有人
許多學生擔心自己不符合「典型程式設計師」的形象,或認為起步已晚。但事實上,並不存在確保成功的特定背景。許多電腦科學人才來自藝術、音樂、心理學或商業等不同領域。
真正重要的不是何時開始或過去的學習經歷,而是你的好奇心、堅持精神,以及不斷嘗試與探索的意願。如果你喜歡解謎、探究事物運作原理,或享受透過建構來驗證可能性,那麼你已經具備在科技領域找到自己位置的關鍵特質。
睿雅學生在電腦競賽中奪得佳績的機率高出其他機構 3 倍!
6. 電腦科學擁有大量學習資源
電腦科學最顯著的優點在於:你無需等待學校授課。網路上有大量免費且適合初學者的資源,無論你想嘗試Python、建立網站或進行實驗,都能立即開始學習。
推薦嘗試《8個適合高中生的程式設計挑戰專案》。
你也可以透過YouTube頻道、程式播客、Discord社群或行動應用程式隨時學習,也可以參考文章《5種最容易入門的程式語言》。
進一步閱讀:
選擇睿雅,輕鬆準備ACSL競賽
ACSL競賽備賽課程幫助學生建立紮實的電腦科學技能與自信心,協助他們在美國電腦科學聯盟(ACSL)競賽中脫穎而出。課程安排包含兩週基礎程式訓練,接著針對 12 個 ACSL 核心題型的專題強化課程,每次比賽前還會安排非題型練習以提升解題能力。

ACSL美國計算機科學聯賽課程
該計劃從為期兩周的專門程式設計練習開始,為參與者提供提高技能的機會。隨後,為 12 個 ACSL 主題中的每個主題分配了兩周的時間,以便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深入探索和理解。在每次比賽之前,參與者都會收到兩個有意與當前主題無關的程式設計問題。這些問題旨在提高編碼人員的技能並促進應對各種挑戰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