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Guide to the New York Times Multimedia Contest: Growing Up With A.I.

紐約時報多媒體競賽備賽指南:從選題到潤稿,13 至 19 歲學生這樣做才能脫穎而出!

《紐約時報》現正面向全球中學生及教育工作者發起「與 AI 共成長」多媒體競賽,邀請大家分享自己與人工智慧之間的真實故事。

比賽主辦單位New York Times Learning Network歡迎全球中學生及教育工作者參與這項多媒體競賽:Growing Up With A.I..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共同思考 AI 如何悄悄改變我們的學習、創作,甚至是日常生活,同時展現年輕世代如何以獨特的方式,賦予科技發展更豐富的意義。

本文將提供完整的備賽指南:從了解規則與參賽資格,到找到最適合你的創作形式,幫助你提交一份動人心弦的作品,真實呈現 AI 對你所處世界的深遠影響。. 一起來看看吧~

不怕零基礎!線上高效學習英文學術寫作!

睿雅初高中英文寫作提升課程是您的好選擇!美國頂尖初高中資深老師、AP考試官方評分官帶你飛!
1. 誰可以參加競賽?

本次競賽對全球 13 至 19 歲的國高中在校生(包括居家自學學生)開放。教育工作者可以代為學生提交作品,或以個人身分參賽。每位參賽者或團隊每個競賽單元僅可提交一件作品,且必須保證作品的原創性與自主完成。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比賽允許學生在作品中使用 AI 技術,但如何合理使用需依個人判斷,並遵守競賽規範。AI 的使用情況必須在創作說明中清楚說明,但此部分嚴禁使用 AI 代筆。

更多參賽規則請參閱我們的另一篇文章《紐約時報「與 AI 共成長」多媒體競賽指南》,或參考《紐約時報 2025-26 學年學生競賽日曆》一文。

2. 可以提交哪些類型的作品?

參賽者可使用任何數位媒體形式呈現以 AI 為主題的作品。官方推薦的形式包括:

  • 寫作:散文、日記、詩歌(不超過 450 字)
  • 視覺藝術:繪畫、插畫、資訊圖表
  • 攝影:主題照片組(6 至 8 張附說明)
  • 影片或音訊:短片或 Podcast(2 分鐘內)、歌曲、饒舌、動畫等
  • 只要作品能呼應比賽的核心議題,任何創新形式都歡迎參加。

每件作品需附上一份簡短的創作說明,說明 AI 工具如何協助完成作品。參賽者應確保創意與素材皆為原創,例如創作視覺藝術、錄製音訊故事或撰寫攝影散文,內容須明確貼合 AI 主題。

《紐約時報》特別強調,AI 工具的使用必須「符合官方指南」,也就是說最終作品應充分展現參賽者本人的創作能力。

3. 為什麼要參加競賽?

參加《紐約時報》多媒體競賽的意義不僅僅是獲獎。當你提交作品,你的聲音將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聽見,包括同齡人、教育者與專業人士,他們都渴望了解 AI 如何形塑新一代的成長旅程。獲獎與優選作品將於《紐約時報》Learning Network 平台上展示,部分傑出作品甚至有機會刊登於《紐約時報》紙本報紙中。

參賽過程本身就是培養關鍵能力的好機會。你將學習如何講述動人故事、掌握跨媒體的創意表達方法,並建立公開分享觀點的自信,同時獲得批判思考與數位溝通等寶貴經驗——這些技能在科技驅動的時代益發重要。

更重要的是,參賽作品的價值不止於競賽本身。它將成為你申請大學時的亮眼成果,具體展現你主動探索、創新思維與參與全球議題的精神。當你向招生官展示這些公開發表的作品時,將更能凸顯你對知識的渴望,與推動科技與社會對話的能力。

4. 重要時間節點

多媒體競賽將於 2025 年秋季舉辦,作品提交期間為 9 月 10 日至 10 月 22 日。競賽截止後,得獎名單通常於兩個月內公布。

不怕零基礎!在線高效準備寫作競賽!

睿雅寫作競賽導師皆為往年得獎教練,得獎率平均在80%以上,提供多種類國際熱門寫作競賽備賽課程!
5. 學生如何備賽才能脫穎而出?

建議從頭腦風暴開始,深入探索 AI 如何影響教育、創作、社交、倫理等生活各面向。利用清晰的大綱規劃創作架構,有助於理清思緒與創作方向。

選擇最能發揮你優勢的媒介形式。不論是文字、影片、音訊或視覺藝術,確保你的核心理念能透過該形式精彩呈現。AI 工具可以用來激發靈感,但請記住,作品最終需體現你個人的觀點、獨立思考與原創表達。

記錄創作歷程同樣重要。一份清楚的創作說明能幫助評審理解你的思考過程、創作動機,以及作品與主題的關聯性。展現你的創意、原創性與思想深度,這些特質最能打動評審。

最後,不要忽略回饋的重要性。將初稿分享給同學、老師或導師,認真參考他們的建議。透過反覆修改與打磨,才能確保最終作品具備足夠的感染力與競爭力。

6. 學生還可以參加哪些競賽?

如果你希望參與更多競賽,還有許多優質選擇。Scholastic 學術藝術與寫作獎為 7 至 12 年級學生提供全美寫作與藝術發表平台;PBS NewsHour 學生報導實驗室針對 13 至 18 歲青少年舉辦多媒體新聞競賽;C-SPAN 學生鏡頭紀錄片競賽專為國高中生設立;YoungArts 則為 15 至 18 歲學生提供攝影、設計、寫作與電影等創作比賽舞台。這些競賽與《紐約時報》的比賽一樣,都讓你有機會將創意與觀點呈現給真實觀眾。

Aralia 睿雅競賽備賽計畫,協助你用策略、創意與自信迎戰各類競賽!

在經驗豐富的得獎導師帶領下,你將學會如何激發原創靈感、打造吸引人的作品,並細緻打磨每個細節,讓你在《紐約時報》多媒體挑戰賽等高階競賽中脫穎而出。

想讓你的參賽作品更上一層樓嗎?歡迎聯繫 Aralia,在專業導師的陪伴下,把你的創意化為屢獲佳績的傑作!

Writing Competition

寫作競賽課程 – 秋季

該課程在每年秋季開設,對象為13至19歲的全球中學生。如果你希望學習如何將自己的英語書面表達轉化為有效的、可發表的創意作品,那麼這個特別的寫作競賽課程非常適合你! 課程將透過多種工具,幫助學生掌握有目的性和技巧性的寫作精髓,包括:運用修辭手法、有效的結構設計以及特定的寫作形式,並將這些技能應用於他們的創作中。

閱讀更多 »
作者简介
睿雅學院 (Aralia Education) 是面向全球中小學生的創新線上教育平台,我們透過小組課和一對一線上課程,將美國在職教師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聯結起來。睿雅導師團隊由美國高等學府大學教授、美國初高中體系內學科老師和國際大型競賽獲獎教練組成。老師們都在其學科領域內教學多年,致力於提供個人化的服務,讓學生在終身學習的旅程中受益。

特此聲明:以上內容為 Aralia Education Technology原創。 歡迎鏈接此文章至您的網站或其他平台。 請不要直接複製內容並發布至您的網站或其他平台,轉發或引用文章內容需經授權,請聯繫郵箱 info@aralia.com。

歡迎填表諮詢,睿雅顧問將盡快與您聯繫,為你介紹賽事與課程詳情!
更多文章
歡迎填表諮詢,睿雅顧問將盡快與您聯繫,為你介紹賽事與課程詳情!
返回頂端
Aralia students are 4x more likely to win prizes in top-tier competitions

We pair you with award-winning teachers to prepare for your competition of choice, ensuring you receive the best support.

睿雅學子獲獎足跡遍佈各類國際熱門競賽!
3年共斬獲400+獎項!

資深競賽得獎名師指引,各學科競賽全囊括。
加入睿雅,提升從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