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美国处于热闹的大选季,多个州及地方进行选举。虽不是总统选举年,但这些选举仍十分重要,是全美政治走向的重要指标。
在铺天盖地的新闻中,有三个名字格外耀眼:
- 纽约首位南亚裔市长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
- 弗吉尼亚首位女州长阿比盖尔·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
- 波士顿连任市长吴弭(Michelle Wu)
他们成长于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身上带有的标签各有不同。但当我们把这些人物的教育背景放在一起时,能够看到一个很清晰的共同点:
教育并非限制,而是托举你的助力,让你飞往自己的天空。
初高中阶段想要快准狠提升GPA?
纽约市长马姆达尼:移民的孩子“坐进了”市政厅
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年仅34岁,是纽约市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之一。
他出生于乌干达的印度裔家庭,母亲是知名电影导演,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七岁时随家人移居纽约。
他的高中是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纽约州知名的公立学校,开设9-12年级。该校在2026年Niche纽约州公校榜单中位列第2名,致力于培养“能够应对当代挑战”的毕业生。
过去5年,这所高中向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输送了大量学生。
在高中期间,马姆达尼参与了多项课外活动,比如联合创办了学校的第一支板球队,尝试竞选了学生会副主席(未当选),还效力于西区足球联赛。
这些经历展示了他在学术之外,积极探索兴趣和团队活动的倾向。
高中毕业后进入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学习,这所学校位于缅因州,在US News今年全美文理学院榜中排名第5。
马姆达尼主修非洲研究,辅修政治学,并曾在学校参与校报工作。
在教授们的眼中,他是一名认真好学的学生,对历史和社会学有浓厚兴趣,入学时就明确了自己的学术方向。
大学期间,他在学术项目、学生组织中积极实践所学知识,这段教育经历为他日后形成系统思考、组织协调能力奠定了基础。
睿雅小注
乍一看,马姆达尼的大学专业似乎跟他从政没有直接联系,但仔细观察他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主动从教育中汲取养分。
在高中,他积极参与社团、尝试竞选、探索兴趣。到大学,他明确学术方向,在校报和学生组织中实践所学。
这些积累让他不仅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更形成了清晰的思考体系和行动能力。
再加上大学毕业后的发展,他逐步打造出今天深受选民欢迎的思想主张。
教育对他来说,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塑造自己、锤炼思维、拓展行动力的工具。

弗吉尼亚首位女州长斯潘伯格:语言天才?CIA特工?
弗吉尼亚州在过去两个半世纪里,共有74位州长,且全部都是男性。
这一纪录被阿比盖尔·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打破:11月4日,她成为了该州历史上首位女州长。
1979年,斯潘伯格出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亲曾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则是一名护士。13岁时,她全家搬到了弗吉尼亚州。
从小学开始,斯潘伯格就展现出了对外语的天赋,能够通过模仿朋友的祖母学习西班牙语。到大学毕业时,她已经熟练掌握了至少6种语言。
高中阶段,她就读于John Randolph Tucker High School这所公立学校,该校在2026年Niche弗吉尼亚州最多元化的公校排名中位列榜首。
这所学校同时是一所IB学校,开设6-10年级的中学项目 (MYP) 和11-12年级的IB大学预科项目 (DP)。
网络上关于她高中时期的记录很少,在高中毕业后,她曾担任美国参议员查克·罗布的助理,早早开始接触政治与公共事务。
大学时期,斯潘伯格进入了弗吉尼亚大学(US News全美综合大学排名第26名),获得了法国文学学位。在校期间,她不仅扩展了语言能力,还培养了跨文化理解和分析思维。
毕业后,她前往德国汉堡,在担任英语老师的同时攻读了德国GISMA商学院与普渡大学管理学院的联合MBA课程。这段出国留学和工作的经历,让她学会在跨文化环境种锻炼合作与领导能力,为日后多次转折的职业道路奠定了基础。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她意识到公共服务的重要性,随后加入CIA中央情报局工作。
后来她决定回到弗吉尼亚州,投身社区事务,一步步进入国会与州政府。
睿雅小注
学语言有什么用?学文科以后能做什么?斯潘伯格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有意思的答案。
她在语言上的天赋、学习和工作经验,不仅仅加强了她的沟通和理解能力,更是锻炼了她与世界链接的思维方式。
正是这样的跨文化的视角,帮助她在后期的政治生涯中能够分析复杂多方的问题、协调不同的声音。
教育的意义也是如此,不仅仅是通往某个职业的通行证,而是让你能够看得长远、思考有深度,辅助你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
波士顿连任市长吴弭:从法律人到城市领航者
波士顿民主党籍市长吴弭(Michelle Wu)在11月4日的市长选举中无人挑战,成功连任,即将开启她的第二个四年任期。
现年40岁的吴弭于2021年首次当选波士顿市长,成为波士顿历史上首位女性市长和华裔市长。
吴弭的故事,从一个普通移民家庭的孩子开始。她在芝加哥的教区长大,因为父母不太会说英语,她从小以普通话为母语。
她高中就读于Barrington High School,这是伊利诺伊州声誉较好的一所公立学校,开设9-12年级,师生比例大约是16:1。
在2003年她从Barrington以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在SAT和ACT考试中均获得满分,同时被该州评选为“总统学者”,是妥妥的一名学霸。
虽然父母希望她未来可以从医,但吴弭在进入大学前尚未明确自己的政治倾向。
200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在本科学习期间,她常常利用周末时间在波士顿唐人街教授公民课程。
毕业后她曾进入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工作,但当母亲出现精神状况时,吴弭辞职回芝加哥照顾母亲和两个最小的弟妹。
2009年,她带着母亲和弟妹回到马萨诸塞州,进入哈佛法学院,于2012年获得法学博士。
进入政界后,她先后担任波士顿市议员、议长,最终成为市长,推动公共交通、教育和社会政策改革。
睿雅小注
吴弭的故事说明,教育的终点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的塑造:
- 经济学让她理解城市运作和政策逻辑;
- 法律帮助她掌握社会规则与治理能力;
- 而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则让她对家庭、社区和社会公平产生了个人理解。
结语
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虽然这三位当选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一样的成长轨迹,但他们的经历具备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赋予了他们看待、理解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教育的价值不止步于一纸文凭,而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帮助你具备思考与行动的能力。
无论身处何地,教育都是我们飞往自己天空的托举,而你的行动,则是让翅膀生风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