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學生
已完成學術寫作基礎班,具備一定學術寫作經驗的學生
課程難度
9-10年級
課程規格
一對一或小組課(每班最多7名學生)
課程介紹
在本學術寫作課程中,學生將學習如何研究並撰寫高級的議論文,這些議論文將涉及複雜且具爭議性的話題,並從多個視角進行探討。課程將教導學生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尋找可信賴的學術資料、評估作者的可信度,以及分析不同論點的強弱。
在整個課程過程中,學生將完成一篇基於研究的1500至1750字議論文,展示辯論雙方的觀點,同時最終明確並有力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此外,課程還會持續指導學生如何正確地整合引用、改寫和總結內容,並完善文內引用和參考文獻頁。
每節課還會包含針對性的編輯和修改策略,幫助學生提升寫作品質。
課程目標
在本課程中,學生將:
- 制定適合議論文寫作的複雜且有爭議的研究問題。
- 將廣泛的話題縮小為聚焦且可研究的問題。
- 利用學術資料庫和研究工具,尋找並收集可信賴的二手資料。
- 評估作者的可信度、偏見及專業背景。
- 分析資料中的論點,辨識主張、證據和推理。
- 使用圖表工具梳理辯論的多個觀點。
- 權衡對立論點,評估證據的力度。
- 撰寫兼顧雙方觀點且明確立場的複雜論點陳述。
- 使用平衡的議論文結構組織基於研究的文章。
- 在正文段落中流暢地整合引用、改寫和總結內容。
- 正確使用文內引用格式(MLA或APA),避免抄襲。
- 依照規範格式製作規範的參考文獻或作品引用頁。
- 撰寫有效的引言,吸引讀者並明確提出研究問題。
- 書寫有力的結論,體現細緻思考並承認問題的複雜性。
- 對作品進行修改編輯,提升清晰度、連貫性、文法及學術語氣。
課程安排
課次 | 主題 |
---|---|
1 | 基於研究的議論文寫作導論;說明性研究與論證性研究的區別;什麼樣的研究問題具有爭議性;腦力激盪選題 |
2 | 縮小選題範圍;優化研究問題;學術資料庫與資料來源入門;開始收集資料 |
3 | 評估作者的可信度與偏見;分析主張、證據與推理;辨識有力與薄弱的證據 |
4 | 整理辯論雙方觀點;整理論點與支持證據;使用論證結構圖工具進行組織 |
5 | 論文架構;撰寫複雜的論點陳述;以提綱形式組織論點與證據 |
6 | 正文段落寫作;「主張–證據–評論」結構;整合引用內容;文內引用格式 |
7 | 權衡相互競爭的證據;形成最終論點;撰寫過渡段與結論段 |
8 | 撰寫引言;優化論文論點;整合完整初稿並進行自我修改 |
9 | 課堂中的修改與潤飾;教師一對一指導與討論 |
10 | 審閱修改後的論文;提供最終回饋;反思與為進階課程做準備 |
課程反饋
每節課結束後,老師會發送英文版課程反饋,內容包括課程內容介紹、作業以及學生學習情況。 內容包括課程內容介紹、作業和學生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