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学生
已完成学术写作基础班,具有一定学术写作经验的学生
课程难度
9-10年级
课程规格
一对一或小组课(每班最多7名学生)
课程介绍
在本学术写作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研究并撰写高级的议论文,这些议论文将涉及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并从多个视角进行探讨。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寻找可信的学术资料、评估作者的可信度,以及分析不同论点的强弱。
在整个课程过程中,学生将完成一篇基于研究的1500至1750字议论文,展示辩论双方的观点,同时最终明确并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此外,课程还会持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整合引用、改写和总结内容,并完善文内引用和参考文献页。
每节课还会包括针对性的编辑和修改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质量。
课程目标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
- 制定适合议论文写作的复杂且有争议的研究问题。
- 将宽泛的话题缩小为聚焦且可研究的问题。
- 利用学术数据库和研究工具,查找并收集可信的二手资料。
- 评估作者的可信度、偏见及专业背景。
- 分析资料中的论点,识别主张、证据和推理。
- 使用图表工具梳理辩论的多个观点。
- 权衡对立论点,评估证据的力度。
- 撰写兼顾双方观点且明确立场的复杂论点陈述。
- 使用平衡的议论文结构组织基于研究的文章。
- 在正文段落中流畅地整合引用、改写和总结内容。
- 正确使用文内引用格式(MLA或APA),避免抄袭。
- 按照规范格式制作规范的参考文献或作品引用页。
- 撰写有效的引言,吸引读者并明确提出研究问题。
- 书写有力的结论,体现细致思考并承认问题的复杂性。
- 对作品进行修改和编辑,提升清晰度、连贯性、语法及学术语气。
课程安排
课次 | 主题 |
---|---|
1 | 基于研究的议论文写作导论;说明性研究与论证性研究的区别;什么样的研究问题具有争议性;头脑风暴选题 |
2 | 缩小选题范围;优化研究问题;学术数据库与资料来源入门;开始收集资料 |
3 | 评估作者的可信度与偏见;分析主张、证据与推理;识别有力与薄弱的证据 |
4 | 梳理辩论双方观点;整理论点与支持证据;使用论证结构图工具进行组织 |
5 | 论文结构;撰写复杂的论点陈述;以提纲形式组织论点与证据 |
6 | 正文段落写作;“主张–证据–评论”结构;整合引用内容;文内引用格式 |
7 | 权衡相互竞争的证据;形成最终论点;撰写过渡段与结论段 |
8 | 撰写引言;优化论文论点;整合完整初稿并进行自我修改 |
9 | 课堂中的修改与润色;教师一对一指导与讨论 |
10 | 审阅修改后的论文;提供最终反馈;反思与为进阶课程做准备 |
反馈形式
每节课结束后,老师会发送英文版课程反馈,内容包括课程内容介绍、作业以及学生学习情况。 内容包括课程内容介绍、作业和学生学习情况。